小伙伴们都知道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那么在中国
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8个参政党
你知道他们的“建党日”
都在哪一天吗?
▼▼▼
民革:1月1日
民革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成立。
民革是在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以宋庆龄、何香凝等为首的国民党左派为维护和捍卫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进行了长期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实现分化与联合,为成立组织积淀实力。
1947年11月,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齐集香港,举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会议决定,脱离蒋介石劫持下的反动中央,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正式举行。大会通过了《成立宣言》和《行动纲领》等重要文件, 选举产生了民革中央领导机构,推举宋庆龄为民革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民革的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公开决裂。
民盟:3月19日
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由于“皖南事变”的发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遭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危机四伏。国共两党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党和人士,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为坚持团结民主抗日而斗争。于是,即以部分国民参政员于1939年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2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遂成为集合“三党三派”的政治党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等,并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由团体会员制改为个人申请参加。
1945年10月,民盟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政治报告》《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民主同盟纲领》《中国民主同盟组织规程》。会议产生了第一届中央委员会,推选张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会议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团结、民主”的政治主张。
1949年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到北平。同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
民建:12月16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成立。
1945年8月21日下午,黄炎培、杨卫玉与胡厥文谈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的前途问题,一致认为民族工商界不能只埋头搞实业,还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政党,取得应有的地位。于是,决定共同发起组织一个新的政党。
随着形势的发展,建立新政党的筹备工作也进一步加快。9月11日晚,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章乃器、胡西园、吴羹梅等再次开会,讨论政党的筹组工作,由章乃器负责起草纲领。9月29日,商定组织名称为“民主建国会”。10月3日,《民主建国会政治主张》讨论通过。10月6日,黄炎培、胡西园、章元善、杨卫玉、孙起孟再次就政治主张和组织原则进行了讨论。10月12日,主要筹组人员讨论了《民主建国会章程(草案)》。11月16日,又开会决定将《民主建国会政治主张》改为《民主建国会政治纲领》。11月28日,民主建国会筹备会议在迁川工厂联合会举行,30多人出席了会议。
经过紧张的筹备,134人参加了民主建国会的发起签名。其中,约半数是民族工商业者、金融界代表人物,约半数是与工商界有密切联系的文教界中上层知识分子和经济工作者,还有少数共产党员。最后议定,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召开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当天,93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公推黄炎培、胡厥文、黄墨涵组成主席团。胡厥文致开会词。大会通过了《民主建国会成立宣言》、《民主建国会章程》、《民主建国会政纲》、《民主建国会组织原则》等重要文件,选举了民主建国会领导机关。从此,宣告了民主建国会的诞生,一个新的政党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
民进:12月30日
民进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
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大多是上海文化教育界的进步知识分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在敌伪统治下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抗战胜利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总方针,积极投入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反对出卖国家主权的爱国民主运动。民进成立时的宗旨是: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
民进成立后,发表了《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主要领导人经常在《民主》﹑《周报》等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提出立即结束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为了扩大和平民主力量,民进联络和团结了上海60多个主要群众团体组织,组成了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民进立即表示拥护和响应,主要领导人也先后由上海及香港转入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1月22日,民进发表了《为争取永久和平宣言》,坚决支持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并诚恳表示:“我们希望中国共产党坚强地领导全国人民造成一个新的、美的、快乐的、和平的、统一的、民主的中国,我们决定一致的合作完成这次革命的任务。”
农工党:8月9日
农工党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
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特别是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
1927年11月1日,邓演达同宋庆龄、陈友仁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名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即《莫斯科宣言》)。在《莫斯科宣言》的影响下,国内一部分国民党左派人士和一部分因故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及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如谭平山、章伯钧、张曙时等数十人,于1928年初,在上海以“中华革命党”的名义草拟了《党纲》、《政纲》,并先后在上海、江西、北平、天津、四川、江苏、安徽、山东、福建等省市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和政治活动。中华革命党是一个未经正式成立的松散政治组织,但它为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打下了组织基础。
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法租界萨波赛路290号(今淡水路332弄1号),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有十个省区代表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致公党:10月10日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于1925年10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1904年,孙中山加入致公党后,对致公堂进行了改革整顿,使致公党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1923年,10月10日致公党总部在旧金山召开五洲洪门第三次恳亲大会,由旧金山洪门致公党发起,决定组织致公党,通过《党纲草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在陈炯明的协助下,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组织‘洪门’转型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并首任该党总理。
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堂发起,并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成立。推举陈炯明为总理,唐继尧为副总理。
1931年在香港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在香港设立致公党总部。抗日战争开始后,致公党号召党员抗日,并发动华侨积极支持祖国抗战。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发表宣言和告海外侨胞书,提出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948年5月,致公党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与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发表宣言,号召广大侨胞积极支持祖国的革命,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贡献力量。1949年,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致公党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九三学社:5月4日
九三学社于1946年5月4日成立于重庆。
九三学社前身为抗日战争后期一批进步学者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以民主、科学为宗旨,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成立大会在重庆正式召开。大会发表了《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等文件,选举许德珩等16人为理事,梁希等8人为监事。国共和谈和旧政协期间,九三学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内战,反对独裁。解放战争期间,九三学社严正声明不承认伪“国民大会”,赞成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1949年1月,九三学社发表宣言,响应中共中央 “五一”号召和毛泽东的八项和平主张,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珩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台盟:11月12日
1947年11月12日,台盟在香港成立。
1947年“二·二八”起义失败后,在上海,一些台湾人士感到为了有效地、继续坚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谋求台湾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必须组织一个能团结台湾各界人士的政治团体,提出正确的政治主张,进行公开号召,联合各种力量共同斗争。同年5月,领导台中“二·二八”起义的谢雪红、杨克煌等撤离台湾到上海,与有志之士酝酿在香港成立政治团体。
同年7月,谢雪红、杨克煌到香港,在中共组织的帮助下,开始筹备。首先邀请苏新(原台湾“人民导报”总编辑,“二·二八”被通缉而撤到上海转到香港),于9月间成立了“新台湾出版社”。期间他们曾联络廖文毅(原台北市公共事业局长、因竞选国民党“参政员”失败而反蒋,从上海到香港),一起出版刊物。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台湾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地位问题”,暴露了“台湾托管论”立场,因而谢杨苏就与廖决裂了。之后,征得台湾岛内中共地下党的同意,并得到大陆的台籍革命人士李伟光等同志的支持,于1947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立时制定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纲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规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筹委会时局口号》、《成立文告》等文件,于12月1日在香港《华商报》正式公布。台盟的建立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热情帮助、支持和指导。
来源:党派纵横